北京文化消费持续回暖 2021年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同比增12.2%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徐婧 杜燕)2021年,北京比增北京通过持续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等品牌活动,文化消费活动相互促进,消费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持续出同文化消费持续回暖。回暖化娱去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367元,年居同比增长12.2%。民人
26日,均文《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在首届北京文化论坛上发布。乐消记者从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获悉,费支2021年,北京比增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立足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消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持续出同积极主动应变求新、回暖化娱稳中求进,实现了“十四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是顶住疫情压力实现较快增长。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5539家,比上年增加368家;收入合计17563.8亿元,同比增长17.5%,两年平均增长8.9%,超过了疫情前水平(2019年增幅8.2%);利润总额1429.4亿元,同比增长47.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人均实现营业收入299万元,较上年增加32.8万元。
数据表明,北京文化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业务的拓展,弥补线下业务受限的空间,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770.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5%,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经济的比重首次超过10%,这一比重稳居全国第一,北京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二是科技赋能态势明显。1-12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中,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合计15848.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总收入的90.2%。文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核心数字文化企业1708家,实现营业收入11409.8亿元,同比增长23.5%,拉动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9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文化”领域营业收入占比87.8%。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强劲,16个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0246.5亿元,同比增长22.6%,对全市文化企业收入增长贡献率为73.2%。
三是园区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北京以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推动文化资源要素集聚,构筑城市文化新空间。首钢文化园、798艺术区、751时尚设计广场、郎园、星光影视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园区,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
四是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彰显。全市收入排名前100强的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784.6亿元,占全市比重近七成,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文化独角兽企业42家,实现营业收入占全市比重28.2%。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中体现使命担当。
五是文化消费持续回暖。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出了《觉醒年代》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精品,“大戏看北京”成为首都文化新名片,实体书店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持续举办惠民文化消费季等品牌活动,线上线下消费活动相互促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367元,同比增长12.2%。
六是文化贸易与交流不断深化。2021年,全市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61.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5.7%,其中文化产品出口额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1.9%。全市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出口25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8.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北京将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大力推进“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战略,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新贡献。(完)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全面融入AI的第二代骁龙8,能否成为手机未来的“最优解”?
- 中信明明:地方债供给压力增大 资金面或收敛 “资产荒”料有所缓解
- 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前进:公司上海职场近400位员工明日正式全面复工复产
- 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 落地生效
- 主要竞争对手上半年净利润均下滑 五个品牌支撑约九成收入 小众化妆品牌推手拉拉米闯关A股
- 这家商业银行公告:暂停手机银行“普惠贷”业务申请
- 前PIMCO CEO:美国经济依旧强劲 美联储9月后应继续加息
- 人民日报评论:版权是网络文学发展的一条“生命线”
- 净利、投资收益下滑逾15%!五大上市险企晒半年业绩,个人寿险销售人力缩水50万
-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俄方不再反对,商讨20多年的中吉乌铁路计划明年开工
- 美团跌幅扩大至8%,公司即将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 三部门印发通知 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实施年度监测评价
- 经合组织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
- 中通公布三季度业绩: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超六成
- “资生堂”区别履行“双11”保价承诺!引发消费者集体投诉......
- 因需求增多而生、存在诸多隐秘问题,“上门代厨”的生意能持久吗?
- 信利国际11月23日斥资377.04万港元回购276.8万股
- 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京东健康回应称已搭建自营药品及器械质量合规管理体系
- 工信部最新发声!38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 第四批企业名单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