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大通年报审计机构至今缺位 终止上市风险激增
炒股就看,大通权威,年报专业,审计上市及时,机构激增全面,至今终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缺位
来源:证券日报
2月13日晚间,风险发布公告称,大通截至目前公司尚未聘请2022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年报此前,审计上市*ST大通曾公告预约4月29日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机构激增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至今终止财务和法律行业人士介绍,从时间上推算,缺位*ST大通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2年年报的风险概率大大提升,公司被终止上市的大通可能性比较大。
*ST大通未能聘请2022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一事,此前就已被监管部门关注到。1月31日,深交所曾下发关注函,提及“若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将存在终止上市风险。并要求公司说明尚未聘任2022年度审计机构的原因;尽快聘任审计机构,切实做好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如因无法聘任年审机构而导致对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工作产生重大影响的,要求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及时对相关情况作出重大风险提示。”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按照规定,上市公司要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编制完成并发布报告,而且发布的年报要经过审计机构的审计。正常情况下,年报审计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法定期限倒推可知,上市公司在2月份聘请好审计机构非常有必要。
“从实践经验来看,即使商定了合适的审计机构,从签合同到正式参与审计还需要一个周期,如果一家公司到现在还没有聘请审计机构,投资者要格外关注其年报能否如期发布。”况玉清说。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如果未能如期披露定期报告,将面临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投资者要密切注意相应风险。此前就有*ST邦讯等多家公司因未如期披露年报而被立案调查,最终公司被终止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ST大通的经营现状并不乐观。2022年8月份,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在2016年和2017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证监会拟对公司和多名责任人进行处罚。
在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发布之后,有*ST大通的投资者欲向公司索赔。王智斌介绍,“根据公开信息,2017年4月15日至2021年9月6日买入*ST大通且截至2021年9月6日未清仓的投资者,有权要求赔偿部分损失。”
综合来看,在被证监会处罚、至今未聘请2022年度审计会计师事务所等风险的叠加之下,*ST大通的前景让投资者十分担忧。公司在2月13日晚间也再次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称,公司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如果2022年度审计报告出现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年度报告等情形,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交易。
相关文章:
- 安徽淮南:下调核酸检测价格,价格不得上浮,下调不限
- 多家上市公司瞄准斯诺威控制权 包括协鑫能科、盛新锂能、天华超净等
- 聚势启航,逐浪之巅!国信证券GTrade+私募服务品牌发布会即将开启
- 中国99%咖啡产自云南 每年提供40.5亿杯咖啡
- 卡塔尔斥巨资办世界杯,迪拜或成大“赢家”?!背后的经济账,算明白了→
- A股领军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中欧在乌克兰问题有对话空间
- 黑客大佬成推特实习生?试图打败特斯拉的他竟被马斯克“招安”
- 哪吒汽车副总裁兼商贸公司总裁周江:智能化技术成汽车产业新竞争点
- 揭秘“杀猪盘”:变的是联络方式,不变的是对感情金钱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