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金控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原标题: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 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江西国资入主后的国盛国资管近国盛金控(002670.SZ)迎来高管层面的大洗牌。
继9月份正副董事长辞职后,金控解日前国盛金控包括董事、易主月更亿遗独立董事、后两换高监事等在内的年累七名高管辞职。短短两个月内十大高管辞职,亏近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也同时向国盛金控指派了新的留问高管人选。至此,题待江西国资将在人事层面完成对国盛金控的国盛国资管近全面掌控。
此前,金控解江西多家国资企业组成联合体收购国盛金控,易主月更亿遗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两换高入主后不久,年累国盛金控就获得了江西国资26.8亿元的亏近借款支持,顺利完成两支债券的留问兑付。
但即便拥有国资背书,国盛金控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仍需时日。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5年借壳上市后,2018年国盛金控就陷入亏损,且近五年来累计亏损7.87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盛金控八家子公司中,仅国盛证券(母公司)一家盈利,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减少28.6%。而此前被接管期间,国盛证券连续两年评级被下调,在证券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前,国盛证券整体竞争力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日七名高管离职
国盛金控人事调整继续。
日前,国盛金控披露,公司近日收到董事李英明、董事李娥、董事杨志平、独立董事邵彬、独立董事傅继军、独立董事郑旭、监事王晓龙的书面辞职报告,上述七名高管均因个人原因辞去相关职务职务,七名高管的辞职报告均在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的董事、监事后生效。在此期间,七名高管将继续履行董事、监事职责。
本次辞职后,除李英明、李娥及王晓龙将继续担任国盛金控及子公司其他职务外,其他董事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同时,国盛金控也宣布了新一轮的高管提名人选。经公司股东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提名,补选欧阳罗、刘详扬、胡正作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郭亚雄、程迈、周江昊作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黄强作为公司第四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三名新的非独董候选人均来自于江西国资企业。
同一日内更换七名高管,市场对于国盛金控高管层大换血早有预期。两个月前,国盛金控曾宣布,公司董事长杜力、副董事长张巍、监事会主席叶强递交辞呈。三人辞职后,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提名刘朝东、陆箴侃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时提名赵翠英为非职工代表监事。
其中,刘朝东就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现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箴侃也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600269.SH)的监事,赵翠英则是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风控审计部副部长。
随着近两个月以来以杜力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全面洗牌,江西国资也将在人事层面完成对国盛金控的全面掌控。
此前在7月份,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联合南昌金控、江西江投资本、江西省财政投资集团受让张家港财智等持有的国盛金控9.76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43%。两个月后,本次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成为国盛金控的控股股东,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成为公司实控人。
由于目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正在推进将其持有的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9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此次划转后,国盛金控的实控人也将变更为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八家子公司仅国盛证券一家盈利
国资全面接手的国盛金控,曾是一个烫手山芋。
资料显示,国盛金控前身是华声股份。2014年下半年开始,A股市场迎来“疯牛”行情。2015年华声股份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收购国盛证券100%股权,随后,华声股份更名为国盛金控。此举,相当于国盛证券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后,2016年和2017年,国盛金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18.73亿元,同比增长56.44%、14.10%,对应的净利润为4.98亿元、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03.97%、25.27%。
但2018年开始,国盛金控业绩变脸,当年公司净利润为-4.29亿元,借壳上市第三年即陷入亏损。2019年和2020年,其净利润分别为0.77亿元、-3.66亿元,同比大幅波动,2020年再度大幅亏损,亏损金额3.66亿元。
也正是在2020年7月,国盛金控旗下国盛证券及国盛期货因治理失衡等问题被证监会接管,直至今年7月两家公司的接管期才正式结束。
而在子公司被接管后,2021年国盛金控盈利能力有所回温,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3.48亿元、7688.86万元,同比增长6.43%、121.01%。但今年以来公司再次陷入亏损,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7亿元,同比减少12.89%;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减少174.21%。粗略计算,2018年至今的近五年时间内,国盛金控累计已亏损7.87亿元。
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江西国资入主不久就向国盛金控“输血”。今年9月,国盛金控称其将向江西交投借款,借款额度不超过26.8亿元,借款利率为1年期LPR。同月,国盛金控完成“16国盛控”及“17国盛金”债券的应付本息兑付工作。
即便拥有国资背书,但国盛金控想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翻身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盛金控的八家子公司中,仅国盛证券(母公司)一家盈利,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减少28.6%。同期,国盛资管、国盛期货、国盛投资分别亏损1670.92万元、1297.54万元、1216.88万元。
虽然国盛证券实现盈利,但上半年,公司自营业务、信用业务、投资研究业务分别实现收入0.42亿元、1.78亿元、2.34亿元,同比减少45.45%、13.59%、4.88%,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条线净收入 2.86亿元,同比增长3.62%。而在投行业务方面,国盛证券股票承销、保荐净收入仅为28.30万元,2012年以来公司IPO项目持续颗粒无收。
此外,2020年和2021年,国盛证券的分类结果连续两年为CCC级,较2019年的BB级下降两级,评级资质受限也影响到了国盛证券债券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下降。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恩捷股份“惊魂”24小时:起底李晓明兄弟的资本往事
- 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宫喜祥: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向“区域协同”跃升
- 业绩亮丽 新品迭出芯片设计公司半年报集中亮相
- 为转型主动“弃单”, 蜀道装备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减持压力集中至下半场
- 我助你世界杯,你给我“打气”!卡塔尔能源与中石化签订27年购销大单,网友却问:油价能降吗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 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即将耗尽吗?
- 市场人气回暖 消费热度攀升——南宁“夜经济”复苏见闻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发布:5大建设重点,19家险企参与共建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1年度交强险承保机动车数量增长7.3%
- 小牛电动国内提价销量减少三成,Q3营收净利双降
- 11月22日重点数据和大事件前瞻
-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
- 楼市迎利好!央行、银保监会推出16条政策措施,多家国有大行给房企大额授信…什么信号?专家火线解读
- 易纲:最近我们扩大了支持民企发债的“第二支箭” 为民企发债提供风险分担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 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 美媒:荷兰抵制美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 Q3小米没能逆天改命
- 刘强东发布京东全员信:副总监级别以上降薪10%-20% 捐款一亿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