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社论:以积极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负增长态势
■ 社论
积极的新京生育支持措施,需要有战略定力和长期耐性,报社同时要做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生育友好评估。论积
8月1日,极生解人求是育政网刊发了《求是》杂志2022年第15期内容,其中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策缓文章《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指出,口负随着长期累积的增长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我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态势“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新京
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报社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论积绝对是极生解人“国之大事”。我国人口负增长势能的育政进一步释放,不仅会加剧老龄化社会的策缓程度,也会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应引起高度警觉,以更积极的干预政策,持续缓解当下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口负增长态势。
2021年国家卫健委调查显示,我国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继续走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
也因此,释放生育潜能,平缓出生人口下降趋势,政策尤需关注到其社会性成因,体现“生育友好”的宗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等,这中间的每一项,既可能成为一种激励,也可能成为一道门槛。惟有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解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以教育为例,这两年来,随着二孩政策后续效应的释放,不少城市已经出现学位紧张的情况。未来,随着更多的孩子出生,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小学学位紧张的情形会加剧,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要未雨绸缪,及早布局。再拿女性就业来说,不少职业女性担心生育后影响职业发展,甚至影响就业,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如何让女性少一些生育焦虑,也应是政策着力点。
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后,很多地方陆续出台了不少配套性措施,如探索完善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提供育儿支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探索发放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普遍延长产假等。客观而言,这些措施确实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但仍需持续加力,用积极的生育激励政策,全方位做好扶助关怀工作。
当然,要看到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是我国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的结果,不是突然间就“负增长”了,也不会立马转变态势,重回增长轨道。对此,公众也应多一些理性认知。
这也要求,相关政策在施行过程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人口再生产与其他生产不同,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不会立竿见影,也不能一蹴而就。当下的人口负增长态势,离不开之前生育政策、经济发展、观念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欲求改变,也应该是从现在开始,持续用力,徐图渐进。
另外,需认识到,再好的政策,也需要扎扎实实落实到位,如果很多政策仅仅是为了做个样子,而缺乏“踏石留印”的坚韧,不仅不可能激发生育,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提醒各地各部门,积极的生育支持措施,需要有战略定力和长期耐性,同时要做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生育友好评估。
总之,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急不得也慢不得。惟有把好事办好、把各项人口生育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并做好衔接,减轻生育后顾之忧,才能扎实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国家卫健委: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立足于快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 贾跃亭4个月被强制执行超25亿 平均1个月被执行1次
- 消费电子迎来大爆发,多股获机构抢筹,三季度迎来基本面拐点?
- 国债期货全线下挫 十年期主力合约跌0.22%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泽仁俊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中融人寿去年净亏损高达65亿元,万能险产品利率却远高于市场水平,背后什么原因?
- 明星企业BeyondMeat股价跌去近九成,曾受热捧的人造肉“不香了”?
- 北京疫情最新通报:昌平区新增风险点位发布,房山区石楼村等4地风险降级
- 两天超500万元!汪小菲“发疯文学”后,麻六记赢麻了
- 吉林四平:两次以上未参加核酸检测人员行拘10天罚500元
- “树德森”老抽、“陇建九眼泉”麦麸醋各1批次抽检不合格
- 史上最贵世界杯拉开大幕,中国球迷都在买啥?
- 香港金管局:稳定币的波动性或会蔓延到传统金融领域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25亿千瓦
-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小幅回升 专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时机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 基辅市长:基辅可能因断电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冬天”,最坏情况是……
- 江淦钧白手起家创业20年赚得63亿身家 索菲亚陷增收不增利怪圈发力大家居突围
- 专家:少子老龄化或成长期趋势,缓解教育焦虑是回应生育焦虑关键
- 耀才证券植耀辉:美股偏软交投转淡 港股17,400点有支持
- 中铝集团总会计师叶国华:建议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