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血5.5亿,雅居乐突然减持!
炒股就看,回血权威,亿雅专业,居乐减持及时,回血全面,亿雅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居乐减持
记者/ 李惠琳 编辑/ 谭璐
偿债关口,回血雅居乐又一次把物业资产摆上货架。亿雅
8月19日一早,居乐减持雅居乐(3383.HK)突发公告,回血拟以每股7.01港元的亿雅价格,出售其持有的居乐减持4900万股雅生活服务(3319.HK),作价约3.43亿港元。回血
“出售事项募集的亿雅全部资金,将用于加强集团的居乐减持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流动资金,增强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雅居乐在公告中表示。
雅生活在此前一日(8月18日)的收盘价为8.35港元,此次交易价相当于折让16%。
母公司折价减持套现,消息一出,雅生活在8月19日上午大跌近14%,股价创历史新低。当日收报7.33港元,下跌12.22%。
回笼资金
借助雅生活筹钱,雅居乐不是第一次。
2021年11月,雅居乐附属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24.18亿港元的可交换债券,期限5年,年利率7%。
根据协议,这笔债券可交换约8799.13万股雅生活服务股份,占后者现有已发行股本约6.2%。
时隔10个月,雅生活的股份再次被卖,这一次不仅雅居乐自己要卖,连带关联公司的持股也被摆上货架。
8月19日的公告披露,雅居乐的关联方“共青城雅生活投资”,拟以相同价格出售其持有的2950万股雅生活股份,预计回款约2.07亿港元。
(来源:雅居乐)而共青城雅生活投资,由雅居乐执行董事黄奉潮、雅生活执行董事李大龙间接控制。
雅居乐表示,共青城拟将这笔款项提供给雅居乐作为贷款,无抵押且不计息。基于此,雅居乐共获得约5.5亿港元的资金。
8月是雅居乐的偿债高峰,有两笔合计6亿美元的境外债。最近一笔已于8月15日到期,雅居乐如期偿还;剩下的一笔是8月31日到期的4亿美元票据,筹钱的时间仅剩11天。
另外,在2022年内,雅居乐还有一笔10月份的15亿元私募债和10亿元ABS。雅居乐称,“有信心如期偿付年内剩余到期债务。”
尽快回笼资金,是雅居乐的头等大事。
(来源:雅居乐)此前,雅居乐已多次出售资产、谋求融资,也采取缩减人员、节省开支等措施。一位雅居乐内部员工告诉《21CBR》记者,今年6月份,集团完成了新一轮人员优化。
对于在售楼盘,雅居乐一度采取降价促销措施。然而,市场回暖缓慢,去化周期被拉长。
今年前7个月,雅居乐累计预售金额为444.5亿元,同比下降46.79%。
减持物业公司股权,并不意外。雅居乐目前仍是雅生活的最大股东,此次出售事项完成后,雅居乐持有后者50.86%股份。
难言独立
雅生活是脱胎于雅居乐的物业服务团队,后经陆续收购绿地物业、青岛华仁、中民物业等,在管面积规模实现跃升。
早期,雅生活的业务多依赖母公司,2018年上市后尝试“断奶”,向外拓展。2022年上半年,雅生活的营业收入为76.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多数由第三方项目贡献。
(来源:雅生活)截至今年6月底,雅生活的合约面积达7.06亿平方米,第三方项目通过市场拓展、收购整合等方式扩张,合约面积(含控股成员企业)约达5.6亿平方米,占比达79.1%。
克而瑞数据显示,雅生活上半年新增合约面积5997万平方米,排名行业第二,仅次于碧桂园服务。
“我们业务的来源,未来一定是来自于市场。今年上半年受地产行业影响比较大,雅居乐和绿地双股东给出的项目相对比较少。”雅生活总裁李大龙表示。
只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雅生活也付出了一定的利润代价。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约11.5亿元,同比减少10.3%,毛利率为26.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原因之一就是第三方拓展项目占比提升。
此外,地产客户的流动性危机也蔓延至雅生活,影响了利润。上半年,雅生活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扩大,录得损失2.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040万元左右。
雅生活一直强调独立性,如今母公司债务承压,它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年上半年,雅生活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为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过10亿元,其他应收账款为8.3亿元。
鉴于业内一直有上市物管公司“输血”母公司的前车之鉴,市场对此多有担忧。雅生活管理层也特别强调,从未出现与雅居乐未经披露的关联交易和资金来往。
过去,雅生活曾多次提及“双千亿”目标,其中之一是在资本市场市值达到1000亿港元。
如今母公司艰难,波及雅生活,8月19日收盘,其市值仅104亿港元。
(题图来源:)
(作者:李惠琳 编辑:谭璐)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传言欧盟对俄罗斯原油限价高于预期,油市供应就此无虑了?
- 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露营地,房车露营迎利好
- 71岁艾格重返迪士尼任首席执行官,曾主导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
- 海南离岛免税如何实现“购全球”
-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年初至今深市强制退市数量接近过去三年总和
- 3.4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上海市进出口同比增长5.3% 占全国比重10%
- 招商证券再破“A股魔咒”,张静静提出全球破局看中国经济与美国货币政策,张夏建议布局“新时代五朵金花”
- 海信在世界杯打广告称“中国第一”引争议 律师:难用《广告法》监管,但涉嫌不正当竞争
- 战胜了癌症的范加尔,为荷兰足球选了一条最务实的路
- NASA :到2030年,科学家可能将在月球生活